《水浒传》武松所饮三碗不过冈酒的度数揭秘

《水浒传》武松所饮三碗不过冈酒的度数揭秘

作者:古渡白酒网 / 发布时间:2025-04-28 10:40:04 / 阅读数量:0

大家好,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《水浒传》中武松所饮之酒的度数问题。在小说中,武松的酒量令人印象深刻,他喝的酒究竟是什么度数呢?

我们要明确武松所饮的酒是米酒。在《水浒传》中,酒家道:“俺家的酒虽是村酒,却比老酒的滋味;但凡客人,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,便醉了,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:因此唤作‘三碗不过冈’。”由此可知,武松所饮的酒是米酒,而且度数并不高。

我们分析武松能喝的原因。武松所饮的米酒最高度数不超过十五度,一般度数在六度左右,比白酒的度数低得多,因此喝这种酒对他来说相当于解渴。这种酒真的是甜的,这也使得武松能够喝得更多。

武松喝的号称“三碗不过冈”的酒究竟是什么酒呢?在《水浒传》中,武松敲着桌子,叫道:“主人家,怎的不来筛酒?”酒家道:“客官,要肉便添来。”武松道:“我也要酒,也再切些肉来。”酒家道:“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,酒却不添了。”武松道:“却又作怪!”便问主人家道:“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?”酒家道:“客官,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:‘三碗不过冈’。”武松道:“怎地唤作‘三碗不过冈’?”酒家道:“俺家的酒虽是村酒,却比老酒的滋味;但凡客人,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,便醉了,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:因此唤作‘三碗不过冈’。若是过往客人到此,只吃三碗,便不再问。”武松笑道:“原来恁地;我却吃了三碗,如何不醉?”酒家道:“我这酒,叫做‘透瓶香’;又唤作‘出门倒’:初入口时,醇浓好吃,少刻时便倒。”由此可见,武松所饮的酒是度数较低的米酒。

《水浒传》武松所饮三碗不过冈酒的度数揭秘

在《水浒传》中,乔峰是酒量最好的英雄,他从来没见喝醉过,而且越喝武功越高。武松在景阳冈喝的酒却让他醉醺醺的。武松在景阳冈喝的是什么酒呢?

在《水浒传》中,武松一共喝了十八碗酒,酒是自酿酒,酒家自取透瓶香,又叫出门倒。原文摘录如下:酒家道:“我这酒叫做透瓶香,又唤做出门倒。初入口时,醇香好吃,少刻时便倒。”武松道:“休要胡说!没地不还你钱,再筛三碗来我吃!”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,又筛三碗。武松吃道:“端的好酒!主人家,我吃一碗,还你一碗钱,只顾筛来。”武松道:“休得胡鸟说!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,我也有鼻子。”店家被他发话不过,一连又筛了三碗。武松道:“肉便再把二斤来吃。”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,再筛了三碗酒。……酒家道:“客官,你要吃酒时,还有五六碗酒哩!只怕你吃不的了。”武松道:“就有五六碗多时,你尽数筛将来。”……再筛了六碗酒,与武松吃了。

通过以上分析,我们可以得出结论:武松在景阳冈喝的酒是自酿的米酒,度数较低。

武松那个时代喝的酒有多少度呢?

《水浒》写的是宋代,宋代酒类品种按现代分类法,可分为黄酒、果酒、配制酒和白酒四大种类。前三种在宋代以前已有生产,果酒,在宋代因生产数量小,技术水平也较低,没有取得大发展。配制酒多以京师贵家饮用。黄酒生产工艺复杂,不像是山村小店可以酿制出来的,但不排除。《水浒》里说武松喝的是酒家自己酿的,有原文为证。酒家道:“俺家的酒虽是村酒,却比老酒的滋味;但凡客人,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,便醉了,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:因此唤作‘三碗不过冈’。若是过往客人到此,只吃三碗,便不再问。”武松笑道:“原来恁地;我却吃了三碗,如何不醉?”酒家道:“我这酒,叫做‘透瓶香’;又唤作‘出门倒’:初入口时,醇浓好吃,少刻时便倒。”武松道:“休要胡说!没地不还你钱!再筛三碗来我吃!”而且武松是大碗豪饮连喝十八碗才醉熏熏的,肯定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白酒或烧酒。景阳冈在山东,“八月黍成,可为酎酒”,估计是黍米酒。小说里还有一些细节描写可以证明这一点,比如晁盖、吴用、阮氏兄弟等人在炎炎夏日里挑着酒担,坐在树荫下喝酒解渴,挑逗青面兽杨志及其手下,最终忍不住,上前买酒喝,结果中了圈套。如果那个酒是白酒或黄酒,怎么可能用来“解渴”?而且还是“炎炎夏日”?比较合适的理解是,当时他们的酒,应该属于今天称为“酒酿”、“醪糟”之类的东西。充其量是一种简单过滤后的米酒。北宋时期,人们喝的酒主要是米酒之类的低度浊酒,酒精度数应该在10度左右,甚至更低。武松喝的酒,酒精浓度也许在15度左右,最高不会超过20度。如果按每碗盛三两酒计算,武松的酒量大概是今天60度的白酒一斤多。而且米酒的后劲很大。

我们来探讨一下武松在醉打蒋门神前喝的40碗酒究竟是什么酒。

是家酿酒,度数类似于现在的啤酒。那个时候的酒可不是现在人们主观意识上的“白酒”,现代这种40-60度的白酒,放到宋朝那个时候,都可以称得上仙酿。那个时候的酿酒手段有限,一般情况下只是使用谷粮粗略地发酵一下,就可以当作酒来喝了,比现在很多农家自酿的米酒都不如。

很多人对古代侠客张口就是一大碗酒觉得吃惊,认为古人的酒量真好,喝酒像喝水一样,喝了酒还能立刻站起来武斗。实际上如果穿越过去,偷偷的把他们喝的酒换成现在的白酒,一碗下去他们都得倒!想打架?没门!因为那个时候的人可没喝过真正的白酒,没喝过酒的人猝然喝很多就会迅速的头晕脑胀,从而产生天翻地转的感觉,哪怕是武林高手也不能例外。

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前喝的“三碗不过岗”,应该就是酿造的时候稍微用心了一点度数高了一点的酒。但是也肯定和今天的无法比,因为武松连喝了十八碗。如果是现代四五十度的白酒让武松连喝十八碗,想必就是虎打武松了。

在醉打蒋门神的时候,别看武松喝了“40碗”,看上去很恐怖,认为单是凉水喝上40碗都不可能。这40碗酒,武松喝了将近二十里地,也就是说武松从施恩家里出来,每见到一个酒肆就喝上三碗,等到了蒋门神的地盘的时候,已经走了将近20里路。把40碗酒分散到20里路上来看,就很可以接受了。

而武松喝了一路的酒,到了蒋门神的酒馆之后又喝了十来碗,这才感到半醉,也靠着醉意打了一套醉拳把蒋门神给收拾了,可见那个时候的酒确实没什么度数。综合而言,在武松那个年代由于科技水平有限,一般民间卖的酒都是一些度数很低的酒,都是自家酿造的。

武松所饮的酒是米酒,度数较低,大约在10度左右。在那个时代,人们喝的酒都是自家酿造的,度数并不高。

相关阅读

大家好,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《水浒传》中武松所饮之酒的度数问题。在小说中,武松的酒量令人印象深刻,他喝的酒究竟是什么度数呢?我们要明确武松所饮的酒是米酒。在《水浒传》中,酒家道:“俺家的酒虽是村酒,却比老酒的滋味;但凡客人,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…